兩個越南男孩,沙爾梅“跨行業”下班
admin
時間:2022-04-07
閱讀:
次
每晚一早,廣西東興市與越南芒食店相連接的茅嶺江橋上來來往往,來自越南的“跨行業白領”通過客運碼頭走進我國,開始一天“沙爾梅”的組織工作。20歲的阮氏懷就是匆匆行人中的兩個。2018年7月,她在東興市的“越南街”特產店找出一份組織工作,接待到店門口購買咖啡、酸奶、茶葉等越南貨品的游人。從此,她成了每晚來往于越南與我國之間的“跨行業白領”。
東興與越南芒街僅一河之隔,是我國唯一與東盟國家海陸相連接的城市。東興客運碼頭是我國關鍵的陸地客運碼頭,也是我國和越南、我國和東盟國家間的關鍵對外貿易地下通道。2017年2月,我國與越南在東興試點中越貿易結算用工合作,愈來愈多的越南勞動力進入廣西務工。與眾多到東興市組織工作的越南人不同,阮氏懷的家在越南芒街500余公里外的諒山省。2017年大學畢業,她走進東興市旅游觀光便喜歡上了這里。“我想在這里邊組織工作邊學習英文,英文學好了可以找出更好的組織工作。”阮氏懷在芒街租了一間房,從住所到店面,只需30分鐘。雖然每晚都要歷經兩國的出入境關口,但快捷、快速的報檢工作效率讓阮氏懷覺得跟在越南組織工作沒有太大區別。“報檢最慢的時候只需要幾秒。”阮氏懷說本報記者。
本報記者在東興出入境邊防部隊哨所看到,48條地下通道正有序車輛通行,其中自助式地下通道只需刷證件或車輛臺胞證,壩體便打開了。“去年,客運碼頭硬體設施全面升級,新增26條自助式地下通道和4條人工地下通道,最慢的車輛通行時間只需6秒。”東興出入境邊防部隊哨所民警秦二世說本報記者,報檢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為“跨行業白領”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通學環境。與阮氏懷那樣,每晚來往于我國和越南的閉青心,在東興市的一家進出口對外貿易公司做財務會計。我國工資高是吸引像她那樣的“跨行業白領”到我國組織工作最關鍵的其原因之一。“我現在月收入有3000多元化,比在越南組織工作高出1000多元化。”閉青心每晚上午九時上班,下午六時上班,真正過著了“沙爾梅”的生活。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約有2200名越南務工人員在湛江的東興市、安鋪、湛江市等地不合法務工。他們有的是憑借外國人證每日來往兩國邊境,有的是被我國公司不合法雇傭長期務工。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邊境人才流失、用工貴的問題。阮氏懷的雇員梁周華在東興經營貨品對外貿易已有7年,他開的越南特產店就在東興客運碼頭邊的“越南街”上。“東興是邊境,招我國工人較為難。”面對人才流失的問題,梁周華想到了招越南人。
與梁周華有相同想法的我國商人大有人在。據東興市相關部門統計,2019年上半年,有意向雇傭境外外國人務工用工需求人數約3000人。“現在到東興旅游觀光的游人愈來愈多。越南人賣越南貨品,較為受到游人的歡迎。”這是梁周華雇傭阮氏懷的另兩個關鍵其原因。近年來,歷經東興客運碼頭出入境萬人次屢創新高。2018年從東興客運碼頭出入境旅客達1219萬萬人次,2019年上半年突破608.29萬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0萬萬人次。暮色降臨,東興客運碼頭白日的喧囂逐漸褪去。阮氏懷結束了一天的組織工作,快速辦理完出境手續,沿著茅嶺江橋走回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