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酸奶”已在多省停售實乃走私貨香蕉水

前段時間,來自越南的酸奶突然成了“爆款”,不僅因其商品價格昂貴、菜色豐富,受到許多街坊的喜愛,還因為中央電視臺報道稱,所謂的“出口”越南酸奶其實是走私貨,沒歷經邊檢檢測報檢局的檢查。據介紹,酸奶一類的奶制品出口要要歷經邊檢檢測報檢局試驗檢測,在確定商品達至我國的安全國際標準后,才可以在國內販售。而調查辨認出,這次的越南酸奶沒獲得出境準許,沒必備的英文條碼。
店家
進貨渠道不明已停售
“老板娘,越南酸奶還有么?”“今天剛進的貨,前段時間好些人問呢?!痹跐先展?00住宅小區雜貨店內,許多街坊前來購買這款越南酸奶。從去年冬天開始,這款越南酸奶突然就火了。
本報記者走訪調查辨認出,不僅在日光100住宅小區,在許多批發消費市場都能見到類似的越南酸奶。有芒果、榴蓮、輪盾、草莓等各種菜色。在山東大學某雜貨店內,這樣的酸奶10塊錢3盒,十元100毫升。而在日光100住宅小區商店內,根據不同菜色商品價格在4.5元-5元/盒。但是在TGP50批發消費市場內,商品價格則相對比較昂貴,一箱48盒,商品價格為90元,合1. 9元/盒。
在莆田江南水都住宅小區一間雜貨店,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前段時間看到有媒體報道越南酸奶來源不明后,不敢賣了。隨后,本報記者又走訪調查了莆田多家雜貨店,也沒辨認出越南酸奶。許多老板娘表示,從去年11月開始,莆田很多雜貨店都有賣越南酸奶,一杯特潤100克單價僅3元-3.5元,但是那時已經賠本了。
至于那些越南酸奶是從哪進的貨,有一間雜貨店主表示有人送貨,而“蔬果樂園”店主則表示是從廣東進的貨,但是那時已經不讓賣了。
實體店
營生火熱屢次被停售
實體店門口沒辨認出越南酸奶,那么網上又如何呢?在某淘寶店內,10種菜色混合體的48盒裝酸奶只需要88元,十元只合1.8元,這比許多國商品牌還要昂貴好些。本報記者在A550上辨認出販售越南酸奶的實體店依然很多,商品價格最貴的是2.5元/盒,昂貴的單價也是1.8元/盒。
有一間實體店販售的越南酸奶月銷量高達3264筆。那些販售越南酸奶的店家為了吸引顧客,更是在頁面上顯眼處打出“100%原裝出口”的字樣。為了進一步介紹B2C販售的越南酸奶,本報記者以批發商的身份向那些店家展開介紹。一間實體店主告訴本報記者,他販售越南酸奶已經有三四年了,在中央電視臺新聞沒曝出前,營生一直很火熱?!暗乔岸螘r間中央電視臺新聞曝出了越南酸奶,我們就經常被停售?!?/p>
另外一間實體店主還直言,那些越南酸奶確實沒歷經邊檢檢測報檢,因為過海關要交稅,這樣算下來成本就高了?!澳菚r國家對越南酸奶查得嚴,我們也沒貨源了?!币虼?,那時該實體店只能販售庫存的酸奶,“沒打算再出口越南酸奶了,所以那時都不做批發了,你最多只能買6箱,商品價格是1.8元/盒?!?/p>
回應
認準英文報檢條碼再買
本報記者從福建省檢測報檢職能部門介紹到,中國和越南尚未確認奶制品衛生證書,因此目前越南奶制品還不能出口到中國?!霸谑忻嫔狭魍ǖ某隹谪浧?,如果沒英文標記以及出境貨物運輸檢測報檢證明,是要被立即停售的?!逼翁锸邢M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人士稱,接下來將聯合有關職能部門,對消費市場上的出口貨品展開嚴肅查處,辨認出“三無”商品要立即停售,并對店家展開處罰。
本報記者就越南酸奶一事咨詢了成都邊檢檢測報檢局的值班人員,對方透露,出口肉類要要歷經邊檢檢測報檢局試驗檢測,判斷那些貨品與否達至了國家規定的安全衛生國際標準。如果達至了國際標準,則那些貨品可以在國內展開販售。但如果貨品報檢沒達標,則會被查封扣押或者銷毀。所以,值班人員提醒顧客,在購買出口貨品時一定要仔細看出口貨品上面與否貼有歷經報檢的英文條碼,這樣才能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按照規定,這款通過正規渠道并且經檢測報檢合格的出口肉類,要有英文條碼,英文條碼的內容要和外文條碼的內容一致,大體是包括了肉類的中文名稱、配料、特潤、規格、原產國、營養成分表、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或者經銷商的中文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
行動
吉林摸底23978盒“越南酸奶”
本報記者6日從黑龍江省肉類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辨認出市售“越南酸奶”可能存在問題后,黑龍江省食藥監職能部門開展行動,已摸底“越南酸奶”23978盒,現已全部停售封存,并依法展開嚴肅查處。黑龍江省食食藥監有關負責人介紹,所查的“越南酸奶”普遍無英文條碼,或條碼不規范,無法判斷與否過期。
深圳查封扣押2.88噸“越南酸奶”
5日,深圳檢測報檢局對一大批“越南酸奶”實施查封扣押處理。該批貨物運輸共28800盒(杯),重量2.88噸,出境申報為發酵型含國投中魯,被控借道含國投中魯將未獲準入的“越南酸奶”輸入我國。
追問
“馬來西亞果汁”還能喝嗎?
越南酸奶可能被控走私,近日,有街坊再反映,在一些出口肉類店門口,有一種名叫“馬來西亞果汁”的商品,與越南酸奶很類似,同樣沒英文標記。這種“馬來西亞果汁”究竟來自哪里呢?
本報記者來到南京新街口一間出口肉類店,但是,貨架上沒看到“馬來西亞果汁”。當本報記者詢問與否有“馬來西亞果汁”時,店員謹慎地表示,如果要,可以到倉庫里拿。
隨后,南京秦淮區食食藥監、消費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對這家出口肉類店展開了突擊檢查。在店鋪內的貨架上,還有馬來西亞豆乳的商品價格條碼。但是,當這名店員帶著執法人員來到所謂的庫房,“馬來西亞果汁”卻不見了蹤影。在現場,店員根本無法提供進貨單據,執法人員現場將三瓶馬來西亞果汁查扣,并給店鋪開具了約談通知,要求店面負責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帶上進貨單、檢測報檢證明材料,到秦淮區消費市場監管局五老村分局配合調查。
綜合新華社、天府早報、金陵晚報、生活日報、
海峽都市報